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14章(1 / 1)

“是啊,是朕的孩子!”皇帝含着老泪,步伐如飞地走过去,拉着他看了又看,不停点头。

“你瞅瞅这眼睛,是不是和朕一模一样?”

太监笑,“小皇子是您的孩子,可不是一模一样。”

皇帝拉过宋砚的手,掀开一角。一朵拇指大小的墨梅印记开在手腕上,栩栩如生。

“没错,没错!砚儿当年出生的时候,手上也有一块梅花印记!”

国师不动声色地瞟了一眼,心头显出隐约的怀疑,但没想多久,思绪很快就被皇帝打断。

“国师一出马果然非比寻常啊。”皇帝捋捋胡须,喜不自胜道:“今日我们父子二人能够团聚,全靠国师殚精极虑,朕要重赏!”

灰袍道人微微躬身,“多谢陛下。”

皇帝走到殿前,给宋砚赐座。

“来,跟朕说说,这些年你都如何过的。”

国师嘴角微勾,退了下去。

宋砚言简意赅说了几句,将过往十二年的记忆草草带过。对他,他能勉强维持一副好脸色已经很不容易。

等他说完,高位上的人开始事无巨细讲起过去的事,表情悲痛如有实质。

宋砚淡然听着,并未表露太多。并非是喜悦,而是恨意。

若是他知道自己有了五岁之前的记忆,表情定然很精彩。

五岁之前,他很少见他。只听宫女们说起最近哪家小姐又进了宫,得到了陛下的专宠。娘总是一个人站在殿前,默默往北看,一看就是几个时辰。

娘从来不让他叫母后,只是让他叫娘。

宫女还说陛下近来有废掉他娘的打算,有的要收拾细软逃出宫,还有的在探听着找靠山。后来,人都跑得差不多了,住的地方不是冷宫,却胜似冷宫。

再后来,一场大火将汀兰殿烧得一干二净。

舅舅把她救了出来,费尽周折送到北疆。为了让他好好活着,宋家全家被杀,舅舅身亡命殒,无处葬身。

娘也上吊死了,临走时说了最后一句话,让他离这宫廷越远越好。

可是他阴差阳错,还是回来了。回到了这个满是痛苦回忆的太极宫,见到了他这一辈子都不想见到的人。

这个人坐在高位上,故作深情缅怀这那些过去。殊不知这美好的表象之下一旦揭开,全是痼疾烂疮。

“当年宋家劫走了你,后来更是了无音讯,朕整整找了十二年,如今终于得偿所愿了。这宫中你有什么事,找皇后......找我就是。过几日便随众皇子入国子监,读书习礼。”皇帝自认为想得周全,这孩子一直在外受苦,对他不熟悉,还能找个机会增加增加感情。

“多谢陛下。”

宋砚行了一礼,礼数周全,挑不出一丝错处。自始至终,他都鲜少说话,仿佛一个与之无关的旁观者。

皇帝见状一噎,想起国师在信中说他在县学求学,才学兼优,当时还以为是他在刻意安慰。现在看来,这话不假。

他装作无事清了清嗓子,双手背在身后道:“住处朕已经让人给你收拾好了,就在太液池以西,至于汀兰殿......那里都被烧得差不多了,你也不必再去。”

谈及汀兰殿,他目光闪躲。

宋砚捏着玉玦,他在这里诉了半个时辰衷肠,却对他娘一字未提。

这样的人,竟然拿着深情做标榜,难怪如今国家乱成这样。

宋砚垂眸,目光停在他有几分落荒而逃的背影上。

世间有一种东西最难弥补,那就是愧疚。他在这位置上心安理得过了十二年,何尝不知他娘是因他而死,所以再次见到他的时候,才会显得格外心虚。

这对他而言是一种惩罚,不过,他倒是不介意利用一番。

“陛下。”国师站在檐下,灰发被吹得凌乱,像是已经等候许久。

皇帝脸上的不自在早已幡然不见,眼底淬着寒冰,冷冷问:“北疆如何?”

“回陛下,北疆如今,实在岌岌可危。”

他这次到北疆去,不仅仅为的是找回宋砚,还有就是打探镇北军的情况。

皇帝目露危险,“如何岌岌可危?”

“北疆众多城池,大都有镇北军驻扎。而且北疆百姓,往往只知卫国公府,而不知有朝廷,只知有镇北军,而不知有皇家。”

“大胆!”皇帝狠狠一拂袖,目光狠戾,“朕派出去的那些人,一个个都是吃干饭的不成!”

国师脸上不动,心中却起了嘲讽。

送过去的一些官宦子弟大都是,如何斗得过纳兰铮和江算。

皇帝拍着栏杆,气急:“他纳兰铮如此目无朝廷,他江算身为皇家血脉,竟也跟着掺和,实在是让朕气愤!”

“陛下息怒。”他安慰道:“先皇过去一直将邕王跟着卫国公府的老国公行军打仗,想必是被蒙蔽了眼睛,看不清卫国公府早已有了异心。陛下只要把卫国公府意图篡位的证据拿出来,邕王定会回头。”

皇帝的目光阴鸷扫过去:“你说过的时机,可到了?”

斗篷底下,勾起一抹得计的阴笑。他躬下身,双手合拢置于头顶,恭顺道:

“回陛下,万事俱备。”

?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