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彩妆小说网>历史军事>我岳父是李世民> 第六百零一章 再提东征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六百零一章 再提东征(2 / 3)

当然了这些事情的内情只有问颉利和温彦博才能知晓。

而这个温彦博与王珪一样,都是与高士廉他们是同一个时代过来的老人家,他还非常赏识孙伏伽。

王珪老先生信中所交代的就是幽州与辽东的事情。

当年大安去了辽东,而王珪老先生帮忙挡住了朝中插手辽东事宜的路。

但虞国公温彦博却不同,此人当初就在幽州任职,他对辽东的形势很牵挂,并且又问起了大安的事情。

王珪与温彦博都是年过六十的老人家了,他们达成了一个约定,王老先生可以辞去幽州刺史的职务,让李世民再作打算。

温彦博也约定,只要礼部可以主张攻打高句丽,他便不去插手辽东之事,并且支持大安接任郡守一职,日后他老人家会来骊山相见。

况且大安在辽东的治理情况,温彦博也有所耳闻的,对这个张公瑾的儿子很是满意。

一封信看完了,张阳放在桌案上。

李玥端着茶水而来,“这是并州送到宫中的茶叶,母后特意让人送来的。”

接过茶水,张阳喝了一口忧愁道:“王珪老先生帮得了我一时,也不能一直帮着我,替我挡了三年,真亏欠他许多,我给他的却只有那一篮子咸鸭蛋。”

心有好奇,李玥也拿起信看了起来,低声道:“温彦博此人倒是小时候在宫中听说过,他时常与父皇议政,当时高士廉,虞世南,李纲这些老先生都在朝中。”

张阳颔首:“咱们又有客人要见了,麻烦婶婶送个消息给温老先生,就说骊山相请。”

“喏。”

王婶脚步匆匆离开了。

张阳看女儿玩着积木,脸上又有了笑容。

今天,长安城外官道上,往来行人与商客众多,自酷暑过去之后,长安城又恢复了活力。

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一起站在城门前,他们正在等着一个人,至于什么人这么大的排场,要让朝中的房相与中书令一起来迎接,城前的官兵很是好奇。

一驾老旧的马车缓缓而来。

它的轮子转动起来发出令人倒牙的吱呀声。

马车在城门前停下,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家被仆人搀扶着下了马车。

他下了马车也不走动,而是浑浊的双眼看着高大的城墙久久没有言语。

房玄龄与长孙无忌一起上前,“见过温老先生。”

温彦博拄着拐杖目光看着俩人,缓缓点头道:“不用多礼,怎么?魏征那个老小子呢?”

说起魏征,魏郑公其人,温彦博不论是辈分和资历上来说确实可以叫他一声老小子。

“郑公近日都在忙着处置世家子弟的事宜,抽不开身便来不了。”房玄龄躬身行礼又侧身让开路,“陛下有旨意,老先生可以坐车驾入长安城。”

温彦博摆手道:“老夫还是走一走吧,许多年没有好好走动了。”

房玄龄与长孙无忌一人各站一旁,跟在后方。

走在朱雀大街上,有官兵护送,沿途的商旅行人纷纷让开路。

温彦博抬头看着四周,这老人家的脚步很慢。

他嗓音沙哑,“老头子我许久没来长安城了,这里还是一点都没有变,路没有变,房子没有变,人也没有变……”

从春明门入城,当走到了外交院门前,这位老人家停下脚步,稍稍点头,“嗯,这里变了,还是有点变化的,老朽很欣慰。”

老人家脚步继续往前走,走到了承天门前,他的脚步又停下了,打量着承天门失落地摇了摇头,便迈步走入。

李世民站在兴庆殿前等候着这位老人家。

见远处有了人影,对方越走越近,李世民整了整衣衫,迎上前道:“老先生,长途跋涉想必是累了,快快入殿已经准备好了酒菜。”

“多谢陛下,臣不敢消受。”温彦博拿出奏章递上,“此乃朔方户籍记录所在,以及田亩垦荒,民户民生的奏报。”

李世民接过奏章但没有打开看,而是相请道:“老先生快快入殿。”

“是陛下所命,老朽不敢推辞。”

温彦博稍稍一礼,便拄着拐杖脚步缓慢地走入内殿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